学院动态


金秋的序曲已然奏响

新的征程正等待开启

2025级的新同学们即将踏入莞工的校门

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

但请放心

你们的班主任们早已做好准备

他们将是你们学业上的“引路人”

生活中的“守护者”

他们将用专业与热忱

陪伴同学们度过充实的大学时光。

 

新生班主任:

姓名:黎山峰

所带班级2025电子1班

个人简介: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毕业于南昌大学,专业方向为测控技术,国际微电子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04年11月加入东莞理工学院,负责的课程有《电子工艺实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课等。

新生寄语:同学们好,欢迎加入莞工大家庭,开启大学旅程!

电子世界藏着科技的密码,专业知识是打开未来的钥匙,沉下心钻研,方能在电路与代码中找到方向。 而比技术更坚实的,是内心的力量,多和自己对话,在独处中沉淀,在思考中明辨,让心性如芯片般精准,似信号般清晰。

愿你们既懂硬核技术,也修柔软内心,在成长里双向奔赴。

 

 

姓名:彭超

所带班级:2025电子2班

个人简介:博士,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国际微电子学院电子系专任教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和水声微弱信号检测与识别等研究。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校企合作项目2项,共发表18篇论文,其中2篇SCI,10篇EI,共获得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1项。目前主讲研究生课程《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理论》,本科课程《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国家一流课程),《智能化仪器仪表》等。

新生寄语:亲爱的大一新生们,大学是“成就自己”的舞台,愿同学们在这全新的起点上,步步为营,勇攀高峰,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期待你们的未来更加灿烂辉煌!

 

 

姓名:杨阳

所带班级:2025电子卓越1班

个人简介:校聘副研究员,国际微电子学院电子工程系主任,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讲授的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等。从事微波毫米波天线与器件、电磁成像、声散射等方面的研究。近五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3)1项;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2项、市厅级2项、横向1项,教改项目1项;第一/通信作者身份发表B类期刊论文3篇,其中IEEE. TAP 1篇(TOP期刊,现为A类)、IEEE AWPL 1篇(TOP期刊),D类期刊论文2篇,教改论文2篇;教学工作量369.65(职称标准的2.3倍),8个学期教学评优4次;指导学生获得学科竞赛获奖B类国奖1项,省奖17项,指导学生完成大创项目省级、校级各1项,指导学生发表EI会议论文1篇,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项(第一指导老师5项)。

新生寄语:热烈欢迎各位同学加入莞工大家庭,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需要大家继续努力拼搏,精彩生活。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祝愿你们在未来四年的成长道路上,勇敢面对挑战,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姓名:胡必武

      所带班级:2025电子1班(广医联培)

个人简介: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湖南大学,主要从事微机控制研究工作。2000年7月加入东莞理工学院,主讲课程有《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EDA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

新生寄语:同学们好,欢迎加入莞工大家庭,这里有知识的海洋,也有成长的试炼。愿你们敢于尝试,学会担当。有困惑随时找我,我们一起加油!


 

姓名:王楷

所带班级:2025微电子1班

个人简介:讲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主要从事硅基氮化镓射频外延和HEMT研究,以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工作,2025年加入东莞理工学院,在国际微电子学院任教

新生寄语:欢迎你们步入大学生活,愿你们学习新的知识,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开心学习,快乐生活。不负未来,不负韶华!


 

      姓名:陈满妮

      所带班级:2025微电子2班

个人简介: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并于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氧化物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制备及其光电探测器研究,重点聚焦氧化镓薄膜制备及其光电探测与成像器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于2025年3月加入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主讲课程有《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新生寄语:亲爱的同学们,欢迎踏入莞工开启“芯”篇章,为微电子注入“芯”力量,期待在美丽的松山湖畔,看到你们自信、阳光、奋斗的身影!

 

 

姓名:刘亚超

所带班级:2025微电子3班

个人简介:校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面向高端制造和精密检测装备高速运动平台的结构设计、振动抑制与闭环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和重大横向项目各1项,已在IEEE TPE、TIE、ISA Trans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8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9项。2025年4月加入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微电子学院,主讲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和《现代信号处理》等。

新生寄语:精研微电子,筑梦芯时代,新程共奋进。

 

 

姓名:银思宇

所带班级:2025微电子4班

个人简介:讲师,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透射及反射阵天线、天线馈电网络和超表面的研究。2025年3月加入东莞理工学院,于国际微电子学院任教,主讲课程有《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等。

新生寄语:愿你们在大学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自由徜徉,追寻人生的无限可能,用四年的时光书写青春的璀璨篇章!

 

姓名:艾远飞

所带班级:2025微电子实验1班

个人简介:校聘副研究员,国际微电子学院微电子系专任教师,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讲授的课程包括《数字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专业英语》等。从事柔性电子学、微纳集成传感器件方面的研究。主持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等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他引800余次。

新生寄语:欢迎入学,祝你们天天开心!

 

 

姓名:肖德志

所带班级:2025微电子实验2班

个人简介: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主要从事等离子体放电物理与装备及工艺研究,深耕半导体装备与集成电路工艺开发,涵盖等离子体刻蚀、沉积及 PVD 镀膜等领域。有国内最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与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多年工作经验。同时拓展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包括刻蚀与注入工艺制备纳米材料等方向。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授权专利五项,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加入国际微电子学院后,目前主讲课程《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新生寄语:祝同学们在理工能够芯向未来,集成梦想,以微末之力,筑强国基石。

 



撰稿:彭欢;初审:车梦瑶、陈亚莉;复审:魏锋;终审:翁炎泉

 

分享到:

上一篇:国际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25年全国排名第七

下一篇:国际微电子学院开展宿舍走访与公共区域清洁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