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促进东莞和大湾区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定位以及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国家战略,国际微电子学院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和国际化定位,按照1(微电子学院)+1(东莞市微电子研究院)+N(联合创新中心或联合实验室)的模式建设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创新体系。学院已经与OPPO、安世半导体等龙头企业成立微电子联合创新中心,共建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源头创新和产业孵化基地。聚焦于新型半导体芯片、微纳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与工艺、先进封装和可靠性、微纳系统与集成、新型存储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助力东莞形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产业集群,对东莞乃粤港澳大湾区的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学院现有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个本科专业,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是目前全校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IEET工程认证专业、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均入选2024年工信部电子信息领域重点人才培养计划。
学院重视“校企”科研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先后与华为、中芯国际、香港科学园等跨国企业、机构合作,共建奋楫卓越计划班,联合培养集成电路方向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月薪近万元,就业率达97.3%。
学院现有国家一流课程1门:《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学院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主持),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持1项)、二等奖1项。以第一单位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1 项,东莞市创新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共计6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讲师20人,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36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广东省领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等,并在OPPO、安世半导体、长工微电子、天域半导体、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链芯半导体等龙头企业聘有兼职导师30余人。拥有省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已建有“广东省SiC芯片制造示范性创新平台”、“广东省高性能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宽禁带半导体信息功能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广东省高校第三代半导体功率芯片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嵌入式与测控系统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3C智能机器人与柔性制造企业重点实验室”(参与)及“东莞市微电子研究院”、“东莞市宽禁带半导体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快电子技术与测控系统重点实验室”、“东莞市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东莞市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东莞市高速数据线检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东莞市智能工业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6个省级科研平台和7个市级科研平台。分别与OPPO、安世半导体共建微电子联合创新中心。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Si基半导体工艺”与“宽禁带半导体信息功能器件”等校级科研平台。正在计划建设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和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分中心。
学院积极打造学科竞赛“新名片”,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方面成绩显著。学院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和省级大赛。近3年,年均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达1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达20余项。其中在2023年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和研电之星称号(全国前3/6289)。(2025年3月更新)